手機拍照的簡便性促進了拍攝普及,拍攝應用的普及又促進了有關技術和產品的進化發展。為拍攝布光/閃光的關聯技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逐漸成為改善用戶感受和產品差異化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氙燈閃光與LED閃光的差距
氙燈亮度高、光譜更接近日光,但儲能電容的尺寸大,無法滿足手機外形設計的要求,不能連續或者快速照明方便預覽。氙燈內置對手機來講很困難,只可能作為輔助的外置配件使用(包括使氙燈處于連續發光的布光燈,因其發熱和驅動復雜,也只適合做成附件)。盡管氙閃光燈不適合手機,但它是被廣泛認知的典型設備,可以作為對比的標桿。
LED閃光越亮越好
單從保證曝光量來看,閃光燈肯定是越亮越好;如果能把要拍攝的環境照亮到跟正常環境光亮一樣,以正常環境設計優化的相機一定效果最好。拍攝時對所拍攝對象的照射來自不同的光源,并不是只有閃光燈。有時需要控制閃光燈照射成份的比例。
在具體的拍攝場景中閃光燈的照度不是越強越好,但從閃光燈的能力講,肯定是越強越好。閃光布光的效果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光源反光影像的影響和閃光光源隨距離快速衰減導致遠近亮度快速變化的影響,單靠提高照度改善拍攝效果可能帶來其它問題。這些負面效果限制了加大閃光電流。
加大LED閃光燈電流的瓶頸
制約加大電流的因素包括LED能力、驅動電路能力、電池輸出能力、散熱結構和閃光過程的控制。白光LED中二極管材料可以承受高溫,制約LED的因素是熒光材料的熱熒光淬滅和光學封料的熱穩定性。通過對恒流驅動時LED正向壓降的細微變化擬合分析測量了LED的溫度建立過程,證實了晶體自己的升溫和晶體到封裝體的熱轉移存在較大時間差。
手機相機在拍照前處于連續圖像采集和預覽中;通常以30fps幀速率不斷更新??蓮念A覽圖像中獲取閃光燈設置需要的大多數參數。由于不同拍攝對象閃光布光效果不同,并不能僅依靠其它光源來確定有閃光拍攝時的參數,啟用LED使照射出現增量或者減量測算布光效果是必要。
其他影響閃光燈拍攝效果的因素
其他影響拍攝效果的因素還包括拍攝距離、閃光燈亮度等。
PS:解決問題還是要雙色溫改善
物體被加熱到高溫時的發光包括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僅僅與溫度相關,是原子熱運動有關的、穩定的本征特性。這部分跟材料成分無關,被稱為黑體輻射。黑體輻射這種材料無關特性使其適用于計量比對。較低CCT的光照環境中紅色分量較多,景物看起來的色調稱暖色;藍色分量大的色調即冷色。直接對照片不同顏色分量像素的亮度調整,包括調整不同顏色間的關系跟調節拍攝時照明色調取得的效果一致,比調節照明更靈活。
采用單冷白色LED拍照時藍色分量幅度大,按照日光光譜配置的各分量量化動態范圍這時無法照顧另外分量的幅度,壓制了其量化細節。采用雙色溫LED閃光布光,則可以保證不同分量信號的幅度都在合適的范圍內。只有獲取的原始數據較好地包括了不同分量的細節后,對直方圖的調節才可以保證良好復現和修飾。雙色溫閃光的目的是保證各分量都能獲取到最多細節,改善色分量壓制。
一幅圖像的分量和亮度直方圖是被拍攝景物和照明共同決定的。對機器視覺和對供人觀察使用的圖像獲取都要求盡可能獲得更多的細節,即各分量直方圖最好都在較高亮度的范圍內分布。供人使用的圖像在復現時(顯示和打印出來)還需要進一步保證在約定的正常觀察條件下,復現盡可能接近直視的效果。甚至在直視和拍攝照明條件不好時,也要爭取復現出相當于良好照明條件的直視效果。
設置布光閃光電流
討論布光電流設置時限排除雙色溫配置電流匹配的設置;如前所述,雙色溫的電流匹配以白平衡灰板測試為依據,使RGB三色輸出直方圖匹配即可。LED光輸出與電流的關系穩定、線性,只要維持比例,在不同電流大小時不需要改變這個比例。除非加大距離和采用面光源布光,電流大小不能改善耀斑壓制(加大距離意味著需要更大強度布光),距離和光源幾何形狀確定后需要評估耀斑壓制的程度決定布光的增加值。黑背景水平(BL,即暗電流校正)決定了哪些部分的數據是有效的;對低于這個亮度部分耀斑壓制不必考慮。最后還需要考慮散熱限制能使用的電流和持續時間。
LED閃光布光通過測試閃光(預閃或短時間停止布光),在原有光照基礎上使曝光量增量/減量確定拍攝需要的布光閃光電流設置。一般步驟如下:
1.預覽期間自動或手動確定主要目標區域,獲取這些區域的分量參數分布;這期間可能已打開手電模式做布光照明。
2.以較小電流閃光或暫停布光獲取曝光增量/減量的圖像,根據這次照明變化在主要區域導致的曝光增量/減量判斷耀斑壓制的程度以及曝光水平與黑背景的關系,在耀斑壓制可接受的范圍內盡可能提供較大曝光量,然后根據曝光量要求控制曝光時間。由于曝光時間過長容易因位移出現不穩定,在耀斑壓制許可的范圍內應盡可能用大電流、短時間曝光。
3.單冷色LED布光閃光時,需要結合原有光照考慮增量部分的偏色對其它顏色分量的壓制。這與布光目標矛盾,即原有光照越強越可以用較強閃光,越弱越要用弱閃光(雙色溫則沒有這個問題)。如果原有光照已接近黑背景水平,即原有光照沒有貢獻時,單冷LED布光閃光的設置跟雙色溫LED一樣,只要耀斑壓制和散熱許可,越大越好。
柔光前閃和多燈
柔光前閃試圖減輕預覽時點光源的刺眼程度和在閃光時的炫目感。
環閃利用光源散布改善耀斑壓制,提高照射均勻性和消除反射影像,同時也提高了LED的散熱能力。環閃的效果取決于相對尺度。相對于環的尺度,較短距離效果顯著。環閃散熱能力使得可使用更大功率LED。環閃是線-面布局的一種,這種線-面布局對改善布光閃光效果顯著。
屏幕布光閃光和柔光布光閃光
屏幕布光的面光源化減輕刺眼效果優于白膜或沙化散射效果。
背光LED用于大電流閃光需要改變驅動電路和控制好時間與時序,以及針對不同個體、對獲取的圖像做色溫修正。
閃光時序控制是關鍵
WLED產品的正向電壓的典型范圍在3V~3.8V之間,大電流時嚴重發熱。精確設計布光輸出時間和時序,只在需要的時候輸出需要的電流可直接降低發熱而不必做硬件改動。利用降低預閃電流或暫停布光可把大多參數采集放在圖像采集前、進一步降低消耗和留給主閃以更大電流預算。
利用轉角光導散布
無論是從發熱還是從改善光源布局的需要看,把布光光源分布開是改善布光閃光的改進方向。利用白膜或沙化散射效果不佳、嚴重衰減。采用類似背光模組的結構和楔形槽把大功率LED的面發光導入導光板、在導光板內部多次反射形成均勻的雜向光。
這個結構作用是在低高度內實現把平面安裝的閃光LED的法向發光轉移到水平的導光板中。這個結構制作小型90°折轉光導用于背光面閃中把閃光LED的法向發光折轉90°注入背光組件的導光板、實現背光閃光設計。這個結構進一步可直接制作低高度面光源,以及配合柱鏡陣列在低高度內完成光束成形、制作有投向的面狀閃光燈。采用面狀設計后,閃光LED的安裝位置允許散開,也將有利于散熱設計。
關于布光閃光設計
圣邦微電子還做了一組對比實驗
希望可以為您的設計提供幫助
實驗細節和實驗結果我們已印刷成冊
將于12月20日至22日
在深圳國際電子展展位1B08發放
期待屆時與您的見面